永續新聞ESG NEWS
疫情時代口罩之亂的解方
新冠肺炎引發口罩之亂
新冠肺炎病毒自2019年底開始肆虐全球,疫情快速蔓延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至今不僅帶走全世界數百萬人性命,也對環境造成傷害。
為了遏阻疫情擴散,各國強制人們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用後即丟的一次性外科手術口罩因此隨處可見散布在各地的人行道、水渠和海灘周圍。這種拋棄式口罩有一層薄薄的防護材料,卻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分解。
研究顯示,全球目前每天大約丟棄68億片口罩。光是去年,根據環保團體「海洋亞洲」(OceansAsia)的數據,就有超過15億的口罩流入海洋,相當於6,200噸塑膠垃圾,不僅造成海洋汙染,也可能危害海中生物。而這驚人的數字只要疫情未歇,仍可能一直保持如此,甚至更高。
疫情以來,巴西保育人士在被沖上岸的企鵝屍體胃中發現口罩,在邁阿密海岸附近也發現被口罩困住而喪命的河豚。法國活動組織Operation Mer Propre則在去年於地中海附近的鹹水湖發現受困口罩的死蟹。
對此,總部位於美國的非政府組織Ocean Conservancy首席科學家George Leonard表示,口罩、手套等物品中的塑膠成分對海洋生物來說「特別成問題」。他告訴法新社:「當這些塑料在環境中分解時,它們會形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微粒最後會進入食物鏈並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將口罩鋪成道路
由於新冠肺炎,不僅人類受苦,海洋遭難,垃圾掩埋場也受到影響。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現在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可將一次性口罩回收作為鋪路材料,以最大程度減少廢棄物數量。
研究團隊混合切碎的一次性口罩和經過加工處理的建築碎石,製造符合土木工程安全標準的鋪路材料。
加工後的建築碎石,也稱為再生混凝土聚合物(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RCA),可用作道路的基礎層。研究團隊發現,混合兩種材質後,切碎的口罩可以增強RCA的延展性和柔韌度。
研究團隊還嘗試了不同的RCA配方,添加不同比例的非織造塑料碎口罩,以測試最佳材質狀態。最終他們發現,最佳混合比例是1%的碎口罩加上99%的RCA。他們指出,這個混合比例在維持兩種材料之間凝聚力的同時,還能提升材料整體強度。該材料並且成功通過壓力、耐酸、防水、變形及動態效能的測試,符合所有土木工程安全標準的要求。
透過使用300萬個口罩,這種回收口罩再製的材料可以鋪設大約0.6英里的兩車道公路路面,防止93噸的廢物最終流入垃圾掩埋場。鑑於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全球每天使用大約68億個一次性口罩,這種回收系統將有效減少垃圾掩埋場過度滿溢的問題。
不過該研究使用的是未經使用的外科口罩,因此研究團隊指出,後續若要混合使用過的口罩,必須先進一步測試對口罩適當消毒和滅菌的方法。
領導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團隊的Jie Li教授表示:「如果能運用循環經濟的思維去思考處理巨量廢棄物的問題,我們就能開發出聰明而且永續的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single-use-face-masks-recycled-into-road-materials,
https://newatlas.com/environment/engineer-road-material-recycled-face-masks/,
https://www.globaltimes.cn/page/202101/1212579.shtml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