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聞ESG NEWS
國際能源署:應全面終止投資化石燃料以達成淨零目標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本月18日表示,如果世界希望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實現淨零排放,投資者不應再投資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供應項目。這是全球最高監管機構迄今最嚴厲的警告,旨在遏制化石燃料。
淨零排放目標極為艱鉅,但各國政府仍未停止投資化石燃料
然而,明年突然停止新油氣項目的可能性仍然很小,因為能源大國的支出計畫仍嚴重傾向碳氫化合物,而挪威等石油生產國也計畫發放新一輪的許可執照。
IEA執行主任Fatih Birol告訴路透社:「通往淨零排放的道路雖然狹窄,但仍可實現。我們如果希望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就必須停止投資任何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項目。」
「投資者當然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投資組合,但這存在風險和報酬。」他補充道。
他並表示,全球各國政府都需要採取強而有力的新政策:「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淨零承諾,這非常好,但我看到(來自政府的)言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此由IEA發布的報告可見確證,似乎少有政府打算停止化石燃料的探勘。例如英國在北海仍核發許可證給新的油氣田,中國也還在建造燃煤電廠,石油公司則持續投資新的產出。
更糟糕的是,IEA報告顯示,雖然承諾氣候目標的國家不斷增加,但這些承諾即使全數實現,也無法在2050年之前達成淨零排放。因為在現行狀況下,屆時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預估仍將達到220億噸,導致2100年前溫度升高約2.1°C。
值得注意的是,IEA並非環保團體,而是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成立的全球能源政策諮詢機構,過去IEA長期低估再生能源並誇大化石燃料的作用,導致能源業者和投資人總是引述IEA的分析數據證明自己擴張化石燃料的合理性,但如今已失去根基。
誠如國際永續發展研究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高級顧問Greg Muttitt所言:「這是非常重要的時刻。因為這是IEA首次發布與《巴黎協定》目標完全吻合的報告。」環保團體Oil Change International的資深分析師Kelly Trout也指出:「當IEA表明不應再投資新的化石燃料時,指示了重大轉變。」這意味著全球已校準目標,並且到了必須正視此一問題的關鍵時刻。
IEA設定的脫碳路徑
為了使電業在2050年前脫碳,IEA預計,較富裕的國家必須先於發展中國家實現能源碳中和。
IEA預計,到2050年,全球能源使用量將縮減8%左右,同時為另外20億人口服務,全球經濟預計則將增長兩倍。
在這種情況下,內燃汽機車的銷售應於2035年前結束,全球電業則應於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
到2050年,包括風力、太陽能、生質能、地熱和水力在內的再生能源將取代電力系統中的化石燃料,提供總能源三分之二的供應量和將近90%的發電量,其餘則來自核電。根據估計,僅僅風力和太陽能電板就可占2050年約70%的發電量。
同時,2050年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也會從目前將近五分之四的供應量減低到五分之一。石油和天然氣雖然會繼續用於碳密集型產業,例如塑料、水泥和鋼鐵,但都將配備碳捕集技術設施。所以到2050年,石油需求將從2020年的水平下降75%,天然氣則下降55%。
不過IEA也表明,每年的減排量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和新技術,例如在空氣中直接進行碳捕集,以及綠色氫能技術。但就誠如美國最大工業集團「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副總裁Stephen Comstock所言:「IEA也知道,達成淨零目標的技術還有一半未發明出來。在通往淨零排放的任何途徑上,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天然氣及石油的使用必須同時並存,這對發展中國家取代煤炭和實現再生能源的進程仍然相當重要。」
因此IEA報告指出,從2030年開始,每月將必須在10個工廠中裝設碳捕集技術,新建3個氫能工業工廠,並在工業場所增加2 GW的電解槽以生產綠色氫能。對此,IEA執行主任Birol即表示,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的技術其實「已經發明,但尚未全面開發」,創新固然重要,但關鍵仍在於我們如何使用。他相信到2030年將排放量減半的技術已經可用,重點在於必須更快推廣。
這些關鍵新技術包括先進的電池,特別是用於電動汽車的電池,以及氫能,還有碳捕獲。
此外,消費者的行為方式也需要改變,例如用鐵路旅遊代替區域性的空中飛行,以及更加節能的建築設計。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