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NEWS永續新聞

永續新聞ESG NEWS

「洗綠」 會是新型的 「假新聞」 嗎?

洗綠趨勢強勢回歸!

 

至少,這是本文原作者每天從收件匣中得到的主要新聞來源。 洗綠並不是一個新詞,它是35年前由紐約環保主義者,在一篇有關飯店業的文章中,試圖以促進毛巾再利用作為綠色美德形象的手段所創造的,而現在這個詞似乎已經邁入了一個新階段。

 

「洗綠」很有可能是最新的「假新聞」手段。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像假新聞是某些人(甚至是特定個人)做為反駁與他們觀念不符的(有時是曲解的)任何媒體報導的反面觀念一樣,「洗綠」也成為當有評論者認為企業綠化不足,或企業形象與某些人的觀念衝突,而可大可小的成為企業扭轉形象的手法。

 

正如不正確、不誠實、或誤導性的媒體故事可說是「假新聞」一樣,某些企業永續發展的主張並不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有意義或具有影響力,其中不乏含糊與誤導性的綠色行銷主張,甚至有些是完全讓人誤解的內容。 這些公司應該被指名出來並感到羞愧。

 

但現如今,大部分的綠化主張並不全然是不實或誤導的,甚至差得遠。 如同我多年來所認為,許多「洗綠」的批評,其實是對於企業應該改變的規模以及效率所抱持的不同意見。由此也可看出,一家承襲世代難題的企業,是否能扭轉形象。

 

因此,任何做得太少或太慢的改變,或聽起來好到難以置信,那一定、絕對,是洗綠。以下是兩則近來的例子:

 

  • 作為「正向植栽」計畫的一部分,星巴克在本月獎勵會員可以贏得一年免費非乳製飲品的機會,但是動物權益組織PETA向星巴克徵收洗綠費,因為「儘管已承認牛奶是星巴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它依然拒絕降低非乳製替代品的額外費用。

 

  • 歐洲時尚連鎖店H&M因其獎勵活動而遭到洗綠指控,該獎勵活動在顧客回收舊衣服時給予積分,但正如一位批評者所說,這是「促進過度消費」,而不是「阻止人們購物」。

 

我們不打算對這兩起案件進行爭論,因為正反方都各有合理的觀點。 但是,對於那些試圖以新方向來吸引具有環保和健全心理的消費者,並以新的價值觀和商業模式來經營的企業,這兩種批評似乎都不太必要。這些作為會不會根本白費力氣?有可能。 但我們認為這些還稱不上陰險,充其量只是出於好意的企業,但卻無法達到完美的結果。

 

也就像絕大多數的企業一樣。

 

儘管如此,每當有大企業試圖做出改變時,記者、激進主義者和自以為是的批評者都會迅速撲面而來。 如果是一項野心勃勃或大膽的嘗試,那麼那些批評者就會馬上質疑該公司目前還沒做好的所有其他作為 ,如此便可以輕鬆地將企業的所有永續發展作為皆歸類於:洗綠。

 

永續投資洗綠?

 

但都是些老調的商業模式了。

 

真正的新契機和有新聞價值的是在財務方面對於所謂 「洗綠者」 的控管。在過去幾個月,歐盟和美國政府分別針對銀行和投資企業進行監管,像是一些永續投資工具的宣傳,包括共同基金、與永續發展相關的貸款、 ETF等。而媒體大多只是報導出來,而非將他們稱為反洗綠倡議。

 

譬如以下:

 

  • 上個月,歐盟宣布了一套規定,要求27個成員國開始提供金融產品或其服務的基金管理人、資產管理人、保險人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開始披露這些產品的ESG功能。 (路透社的標題: 「歐盟將透過洗綠開始緊盯這些資產管理者」)

 

  • 在美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於4月的警告中聲稱,他們打算徹查出追蹤ESG指標的基金中「未經證實且可能引起誤導」的行銷宣傳。(Intelligize / Lexis-Nexis的標題:「SEC檢查ESG資金的洗綠嫌疑」)

 

出現「洗綠」的另一個領域是碳核算,在企業、政府和其他組織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時,一系列模糊且無聊的規則在全球變得格外重要,產品開始被貼上碳含量標籤,控管者和非政府組織也被要求建立如何達成的規範。

 

同時,立意良好的企業可能會面臨巨大挑戰:他們能否在沒有任何 「綠」意的情況下成功轉型?應該不容易。

 

對永續性主張的審查是必需且重要的。 不實或誤導的行銷手法,其人員必須受到管束並追究責任。 隨著永續性相關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還有碳標籤成為企業永續性配套措施的關鍵,我們必須強制取締那些扭曲的事實。

 

所有這些事情是否都嚴重到「洗綠」的程度是另一回事。 的確,跳上綠化潮流的行銷人員可能傾向於提出模糊不清且無法驗證的宣傳,畢竟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數十年,因此,他們應該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但他們是騙人的嗎?也沒那麼絕對。

 

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批評者反射性地對企業洗綠進行指控,以至於他們將最壞的虛偽者與那些試圖在茫茫綠化市場中找出自己出路的企業都混為一談,難道那些個人護理產品的廠商或是訴求很好的雜貨商品,都應該與將無數人的錢投入到定義不明的綠化投資中的證卷公司以同樣的眼光看待嗎?

 

在這個氣候危機每天漸漸加劇的世界,加上不久的將來也會有生物多樣性及社會平等的危機,世界的公正性也並非取決於企業小規模的行銷宣傳,因此我們真的需要如此抨擊嗎?

 

在有些時候,如果公司所做的一切或主張都被冠上「洗綠」,反而更加反映出指控人的心態。

 

也就是,假新聞。

 

 

 

資料來源: https://www.greenbiz.com/article/greenwash-new-fake-news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新聞一覽表